中专学生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调查
陈元金
(英亚体育足球,海南 琼海 571400)
摘要:目的了解中等专科学校学生心肺复苏急救技术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方法 对113名中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6.9%(53人)的中专学生认为自己掌握心肺复苏术,94.7%(107人)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心肺复苏术,仅有不到10.0%(11人)的中专学生表示遇到他人紧急情况会对其进行CPR操作。结论 中专学生心肺复苏术知识水平不高,学习态度较好,但实践意愿很差,应展开相关因素调查,为全民普及心肺复苏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专学生;心肺复苏术(CPR);知信行
目前,我国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显示,院外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甚至不足1%[1],并且因心脏骤停而死的人数开始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心脏骤停是造成心血管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而对于心搏骤停的患者必须由第一目击者在现场就开始进行心肺复苏(CPR)的抢救[2]。据研究显示,对心搏骤停的患者施行有效的现场心肺复苏救治,能使生存率提高4倍。心肺复苏是抢救生命最关键的技术,能有效地提高猝死患者的生存率,及时正确地心肺复苏能够为抢救生命争取更多的时间[3]。中专学生处于活跃阶段,对其进行CPR知识强化可以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针对海南省某中专学校学生心肺复苏术知信行现状展开调查,为普及CPR提供理论支持。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4月12日-16日抽取海南省某中等专科学校学生进行问卷星问卷调查。纳入标准:①自愿参加本调研者;排除标准:①在医院实习学生;②因疾病或其他原因休学学生。回收120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113份,有效回收率为94.2%。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 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等。
1.2.2 心肺复苏术知信行调查问卷 自行设计,包括中专学生对心肺复苏基本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胸外除颤电极板的位置、人工呼吸的方式、人工呼吸的步骤、胸外按压的部位、胸外按压手法、心肺复苏的按压频率等16个项目。
1.3 质量控制 由问卷星监控每个IP地址只能作答一次。作答时间<180s或>360s者被剔除。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双人录入的方法,建立Excel数据库,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调查113名中专学生,其中女生68人,占比60.2%,男生45人,占比39.8%;一年级50人(44.2%),二年级30人(26.5%),三年级33人(29.2%);护理专业70人(61.9%),临床专业43人(38.1%)。
2.2 中专学生CPR知信行情况
46.9%的中专学生认为自己掌握CPR急救技术,94.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CPR,仅有不到10.0%的中专学生表示遇到他人紧急情况会对其进行CPR操作。详见表1。
表1 中专学生CPR知识、态度、行为调查情况
类别 | 项目 | 是(%) | 否(%) |
知识 |
|
|
|
| 遇到呼吸突然停止的无意识人员,知晓首先做什么 | 79(69.9) | 34(30.1) |
| 知晓如下图所示的急救设备 | 67(59.3) | 46(40.7) |
| 知晓胸外除颤电极板放置的位置 | 104(92.0) | 9(8.0) |
| 知晓全部人工呼吸的方式 | 19(16.8) | 94(83.2) |
| 知晓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步骤顺序 | 59(52.2) | 54(47.8) |
| 为成人进行心肺复苏,知晓心脏按压的按压点 | 67(59.3) | 46(40.7) |
| 知晓胸外按压的手法 | 83(73.5) | 30(26.5) |
| 知晓成人心肺复苏的按压频率 | 31(27.4) | 82(72.6) |
| 知晓成人心肺复苏胸外按压的深度 | 59(52.2) | 54(47.8) |
| 知晓正常成人心跳次数 | 85(75.2) | 28(24.8) |
| 知晓抢救黄金时间 | 68(60.2) | 45(39.8) |
| 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知晓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 69(61.1) | 44(38.9) |
态度 |
|
|
|
| 有必要了解心肺复苏这项急救技术 | 107(94.7) | 6(5.3) |
| 有意学习心肺复苏这项技术 | 98(86.7) | 15(13.3) |
行为 |
|
|
|
| 愿意对需要紧急抢救的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 79(69.9) | 34(30.1) |
| 遇到需要紧急救抢救的人员,会对其进行CPR | 11(9.7) | 102(90.3) |
3 讨论
心肺复苏(CPR),亦称基本生命支持(BLS),是指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其通过胸外按压和(或)人工呼吸使患者恢复心跳和(或)自主呼吸和(或)自主循环。心脏骤停现象发生后,4min内开始CPR是抢救的关键时期,因此抢救时间越早越好,也就是大家称为的“黄金四分钟”。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专学生对CPR掌握情况不好,虽然有86.7%的学生有意学习CPR,但是很多学生对日后CPR的使用存在很多顾虑,仅有9.7%的学生愿意在别人遇到紧急困难时,对其实施CPR,考虑与学生缺乏自信和社会环境复杂有关系。CPR作为院前急救的关键步骤,对于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院前急救等相关知识的普及,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把CPR技能普及到非医学院校,而我国目前对于CPR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力度较低。
综上所述,相对来讲,中专学生学习能力强,影响面广。所以大力推广并让其掌握这项急救技术对社会发展有很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伟政,幸耿鹏,彭灿星,等.广州市高三学生心肺复苏知识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5):38-39.
[2]王毯,尹菲菲,王静,等.新疆某高校大学生心肺复苏急救技术认知需求现状调查[J].农垦医学,2020,42(5):434-437.
[3]李亚娟,司雪冰,张玲利,等.北京市昌平区大学生心肺复苏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系统医学,2018,3(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