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改革研究
杨飞飞
英亚体育足球 海南 琼海 571400
摘要:在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新时代,人才需求日渐多样化,中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教学场所,在当今时代日渐为人所重视,做好教学改革工作也成为时代赋予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新任务之一。外科护理专业作为中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探索教学中现存不足,并做好相应改革,以此使教学策略更加与时俱进,为社会培养更多外科护理专业人才。本文以中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实际情况为依据,分析了教学中的阻碍因素,并就教学改革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同行业人员提供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中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改革
前言:中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在新时代职业教育中已日渐为人所重视,但由教学现状来看,其中仍存在一定不足,如教学模式相对僵化、教学方法相对滞后等,且中职院校学生自身存在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等问题,因此教学改革更为必要。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整体情况,并做出针对性教学改革,将新时代提倡的课程思政融入外科护理教学,以此完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知识与能力。
一、中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改革原则
由新时代中职院校面临的教学任务可知,课程思政是中职院校教学过程中需要全面落实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在外科护理专业中落实课程思政任务能有效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引导其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对自身面临的工作更为胜任。因此中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改革原则主要可由课程思政角度出发,使思政教学能与外科护理教学充分整合。
(一)外科护理教学改革需要明确主次关系
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做好教学改革,明确课程思政与教学的主次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引导学生接受全面的专业知识同等重要,因此教师在设计课程环节需要全面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学要求,厘清二者间的逻辑关系。在树立学生价值观念与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做出正确选择,平衡二者占据的教学比例,从而使学生不仅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也能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念[1]。
(二)外科护理教学改革需要明确逻辑结构
外科护理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人文关怀意识,因此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尤为重要。在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可由改进教学模式入手,在教学内容中充分融入时代元素,使外科护理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同步得到创新。在此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学生放于课堂主体地位,鼓励其走出被动接收知识的境地,在学习环节中不断提升自身学习积极性。为达到此目的,教师需要创新自身教学方法,如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积极落实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在此基础上,教师也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开发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以此提升教学效果,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2]。
二、中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中的阻碍因素
在明确中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改革原则后,教师仍需进一步分析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以此为依据做出针对性改革,使教学模式能不断完善。
(一)教学模式相对滞后
在医学领域传统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教师都更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则存在一定忽视,在实际教学中,此类教师也往往更关注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忽视其操作技能考核情况。因此医学领域相关专业在长期以来普遍实行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此类教学模式下仅乐于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对学生的接受情况与理解情况则相对缺乏关注。在此教学模式长期实行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易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难以投入自主思考,理论水平较高但操作能力相对较低等情况较为普遍。长此以往,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所面临的局面也相对不利[3]。
(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仍需加强
中职院校近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也相应取得了大幅度提升。在此情况下,教师的需求量也随之提升。与此同时,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相对琐碎且庞杂,应对各类工作已耗费一定时间与精力,参加临床实践与进修的机会则相对更少。种种原因使得教师短期内难以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教师自身陈旧的知识结构也难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思想都相对僵化且滞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数量相对不足,部分教师甚至自身刚毕业即进入中职院校任教,因而存在临床经验严重缺失的情况。教师自身尚未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学生更难以掌握相关内容。
(三)学生整体素质相对不高
中职院校学生普遍由于中考失利而步入校门,因此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缺乏学习目标、依赖心理相对较强、动手能力相对较差等情况屡见不鲜。即使选择了外科护理学,但大部分学生仍存在对学科缺乏兴趣的问题,此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相对较多,且学习动机不明确,上课时往往无精打采且相对散漫。尤其对实践课程更存在懒于动手的情况,往往仅以应付的态度完成学习。
(四)考试制度缺乏科学性
现阶段部分中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考试的过程中仍存在考试制度不科学的问题,此类院校在考试环节更注重学生理论层面的考核,而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则存在一定忽视。在此情况下,学生仅认为掌握理论技巧即可通过期末考试,因此对实际操作环节与综合素质提升环节并不重视。在此类考试制度长期实行的背景下,学生后续发展也更易面临不利影响[4]。
(五)实践教学设备尚待更新
外科护理教学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对教学设备需要也相对较高。但由中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实际情况来看,现阶段仍存在部分院校实践教学设备相对滞后的问题,此类院中职院校往往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压缩实践操作课时,且外科实验室各类设备相对简陋,模拟手术室搭建工作尚不完善,各类手术器械相对缺失。在此情况下,学生即使在实践操作课程中也难以充分感受真实的手术室环境,后续工作中极为重要的无菌观念也难以有效形成。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以获得应有的外科护理技能。且部分中职院校与医院的联系缺乏紧密性,难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临床实习机会,种种原因都对学生未来发展相对不利。
三、中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改革策略
(一)转变教学思想,完善课程思政
为落实课程思政任务,中职院校外科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可由三方面入手。
首先,中职院校需要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校方可组织教师定期参加校内外各类课程思政研讨会,在不断进修中提升课程思政意识。同时可组织教师进行集体研讨,并为教师提供各类思政典籍,使教师在研讨过程中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将思政元素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此外,校方也可邀请思政领域教授定期向外科护理教师开展讨论,分享时政内容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引导教师深入研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员教师也需要在自身教学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自身职业素养,积极为学生传播爱国意识,鼓励学生关注时政,提升学生整体思政意识。例如优化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增设《护理心理学》《护理礼仪》等新科目,以此提升学生人文关怀意识。在此类课程中,教师也需要积极为学生传达各类思政理念,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等,在此类渗透过程中,学生也能相应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理念。
其次,中职院校需要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在此过程中,校方可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与课题建设项目,使教师充分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并在各类竞赛中不断创新自身教学方法。同时校方可鼓励外科护理教师集体备课,共同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彼此探讨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渗透途径,使外科护理专业知识能在后续教学中与思政元素更好地交融渗透。此外,教师也需要完善课程思政考核模式,使外科护理课程思政能得到全面完善。
(二)落实因材施教,全面关心学生
中职院校学生自身存在整体素质相对不高的问题,教师在外科护理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充分意识到此类问题,并依照学生整体情况科学调整教学方法,由学生特点出发实施针对性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牢固树立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教师可先对学生进行全面走访调研,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难点,并挖掘学生学习兴趣。在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后,教师再由此出发,合理调整自身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例如在走访调研中,教师了解外科护理班的学生普遍不愿学习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等理论性内容,认为此类内容相对抽象,不易学习。同时大部分学生乐于学习直观的内容,如临床表现与护理措施等。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融入更多临床表现方面的内容,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其好奇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相关引导工作,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念,使其不断明确自身学习目标,提升自身责任意识。同时教师也需要在教学中全面关怀学生,不仅关注其学习情况,更应在课余时间走入学生班级与宿舍,了解其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的难题,明确学生整体思想动态,从而为学生提供学习方面与生活方面的帮助。此外,教师也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干部,为其提供自我提升的机会,以此使班级中实现以点带面的学习风气,由学生干部带领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教师也可探索更多专业思想教育策略,如邀请已工作的优秀往届生返校为学生开展座谈会,鼓励学生坚定职业信念,为共后续工作打下良好基础[5]。
(三)完善考试制度,丰富考核途径
作为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外科护理考试内容不应局限于理论层面的考核,而是需要不断完善,重视实际操作考核。在外科护理考核中,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试题库,以灵活多变的出题方式考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考核具体内容而言,教师可加入病例分析题型,以此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操作内容,教师更需要对考核指标进行细化与量化,以保障学生操作更为规范。对于评价环节,校方可设置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等多项评价策略,以此提升学生对重难点的认知水平,使其在考试环节不断丰富操作经验。针对期末考核,教师可安排抽签的方法决定学生所答题目,并在前期完成相关问题与操作程序的设计工作,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都能得到全面考察。在具备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前提下,中职院校外科护理专业学生才能更具人文素质。在此考察环节中,针对操作能力考核方面可安排生理驱动高仿真人辅助操作,学生则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病例设计环节,并在考核结束进行小组评价。
(四)完善实验设备,强化实训环节
为使中职院校外科护理专业教学不断完善,校方也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做好实验设备建设工作,使外科护理操作实训基地不断完善。在此过程中,校方需要依照手术室真实布局构建模拟实验室,并在模拟手术室中设置外科实验设备与用物,如手术台、无影灯、止血钳、人体模型等。同时也需要重视与周边医院、附属医院之间的联系程度,并利用校内多媒体设备与闭路电视等设备为学生播放医院手术室的手术实况,使学生能充分感受临床紧张有序的工作氛围。此外,校方也需要与附属医院临床带教教师进行充分联系,使学生能充分完成简单的外科见习环节。在此类实习环节的引导下,学生能从根本上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提升自身作为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安排学生在早晚等时间段分批次进入附属医院或周边医院外科病房与手术室中完成见习环节,以此引导学生尽早熟悉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使学生能全面认知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从而树立正确的实操理念。在此类见习不断深化的前提下,学生能相应提升自身学习积极性与动手能力,并在见习中不断巩固自身专业理念,掌握更多操作技能。在见习之余,校方也需要为学生提供基础手术器械用物,如血管钳、持针器、手术镊、缝针、缝线、止血带等,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外科打结、包扎、止血、清创等各项操作,为其日后工作打好基础。
结语:综上所述,中职院校外科护理专业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操作水平的要求都相对较高。因此中职院校外科护理专业教学改革也需要不断深化,以此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整合自身掌握的临床知识与操作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其后续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舒玲霞,李秀勤,陈晓利,等.体验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22,22(05):793-795+799.
[2]刘秀丽,王春艳,苏粉梅.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互联网+进展性案例”教学方式的探讨[J].人生与伴侣,2022(11):54-56.
[3]魏娜.外科护理教学,需要“线上”结合“线下”[J].东方养生,2022(03):84-85.
[4]岳梦琳,陈英利,刘志平.课程思政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J].现代职业教育,2022(03):73-75.
[5]岳梦琳,刘志平,张小敏,等.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育人实践与探索[J].全科护理,2021,19(29):4165-4167.